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南宁8月12日电 (付华周)近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北京赛区圆满收官。作为大赛三大初赛站点之一,北京赛区承接京津冀技术高地资源,吸引来自国内外的55支AI+文旅项目团队齐聚一堂,围绕多语言智能导游、AR互动内容生成、数字化景区运营、AI文创等多个热门方向展开角逐,共同探讨AI重塑文旅的创新路径。
今年7月,广西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以下简称“AI超级联赛”),以“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为主题,设置了“场景突围”应用创新赛、“揭榜挂帅”产业命题赛、“AI大家创”全民挑战赛三大赛道,重点培育面向东盟市场的人工智能新兴企业和人才。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作为“AI超级联赛”“场景突围”赛道的创新场景之一,将成为广西在AI+文旅领域赋能千行百业的“催化剂”,助力技术与成果加速落地。
项目路演。主办方供图
北京赛区是本次大赛的重要一站,特别聚焦首都科技创新资源与高校力量导入,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在参赛团队中,来自南开大学的多支博士、研究生联合团队表现亮眼,围绕AI文旅数据建模、多语种交互平台等方向,带来高质量解决方案。
同时,其他参赛团队也纷纷亮出独门绝技。某AI语音导览平台融合文博知识图谱与GPT算法,针对海外游客提供自动生成的个性化解说;另一支高校队伍研发的“旅伴助手”可根据实时天气、人流密度和游客偏好自动调整游览路线,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体验。
“当前文旅行业存在需供错配困境,优质项目难寻适配落地场景,而有潜力的场景也难对接优质项目,供需双方‘双向奔赴’存在障碍,制约行业发展。”嗯噢哇科技旅游港数智化总经理郭继菁说,为破解这一难题,大赛评审重点聚焦“场景落地”与“东盟市场适配”,确保参赛项目“既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具备跨境推广能力”。
“大赛平台不仅让AI技术真正接触产业真实需求,也让更多高校师生看到科研成果落地的可能。”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大数据发展局)四级调研员周景华表示,北京赛区赛事是链接北上广研发端与广西文旅产业应用端的重要支点。
项目路演。主办方供图
“从AI讲解机器人到智能推荐系统,从跨语种内容生成到景区数字人运营,每一个项目背后都隐藏着改变游客体验的可能性。”大赛评审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李舟军教授认为,本次赛事的最大价值在于激活城市真实场景与高校前沿科研的双向链接。
截至7月30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已吸引全球378个项目报名参赛,涵盖应用创新类162个、技术创新类168个、东盟拓展类48个;参赛主体覆盖282家企业与96所高校,超过100位投资嘉宾与1000余位专业人员深度参与。
继北京赛区之后,越南赛区于8月正式启幕,特邀东盟六国项目团队及专家参与,打造更具国际化、在地化、可推广的“智能文旅”解决方案。大赛总决赛将于今年9月在广西北海市举办,21支晋级团队将角逐高达100万元人民币的特等奖金以及相关文旅资源。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