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逐渐放下了参与综艺节目的频率,但有一种责任感驱使我去发现一些有潜力的新人。
我希望通过我的平台,给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带来一批有思想、有风格、有个性的优质歌手。
——韩红
如果你曾看过康师傅冰红茶《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你就会感受到,这个节目与众不同。它的氛围不是其他音综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更显得严肃、紧张。
你一定会有一种初步的感觉——
“韩红,真是太严苛了。”
展开剩余85%“你连‘哆来咪发唆’都唱不好,你还敢唱什么歌?”
“唱得油腻一点行吗?有点干净的味道行不行?”
“唱歌得有章法,不能随便乱唱。”
“你这节奏感完全没有,我都听得心烦。”
“每一句都一样,层次感全无,现场怎么办?”
《闪光的夏天》第二季的先导片中,韩红的“高压面试”确实让不少年轻音乐人感到不小的压力。她设立了第一道门槛,仿佛在告诉所有的年轻歌手:想要成为真正的音乐人,难度可不小。
那为什么韩红要如此严格呢?
因为,她的“严格”背后,其实是一种对乐坛现状的深刻思考——
这种“严”背后,有她对上一代音乐人传承的忧虑。
韩红从影视音乐归来,再次回到音综,是因为她看到了中国乐坛的痛点。大量年轻歌手虽然充满潜力,但基础却不扎实,创作能力严重匮乏,而他们却深陷在番位争夺中,迷失了音乐的本质。
另一方面,她的严格也是为了回应年轻音乐人对未来的焦虑——
节目中的10组新声代歌手代表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困境。
比如,罗景文坦言:“老实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站上舞台,认真唱一首歌了。”他代表了那些缺少舞台、无法展示自己才华的年轻音乐人;
周震南则透露自己的创作灵感枯竭,这对于一名唱作人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代表了那些有创作能力却因种种原因无法持续创作的年轻音乐人;
而像姚琛、喻言这些曾在团体中表现出色的歌手,却因为缺乏唱功或不被认同,代表了那些在团体解散后迷失的音乐人。
这些新声代的歌手们都在带着问题和困惑进入这个舞台,试图找到出路。
所以,这个节目不仅是75后与95后的碰撞,更像是一场关于音乐梦想的双向探索。每个人都怀揣着解决自己痛点的希望,而节目本质上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以问题为导向的音综。它不仅试图解决年轻音乐人的困境,也试图弥补乐坛的青黄不接。
韩红在节目中不仅有两个理想:
第一,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歌手,真正热爱音乐的歌手;
第二,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那韩红这个总导演到底怎么破局呢?
看完先导片和第一期,我认为,她的办法大致是——
一方面是“宽进”,另一方面是“严出”。
所谓“宽进”,意味着节目对人才非常包容,敞开大门广纳有潜力的年轻人。
节目采用自主报名的形式,广泛寻找乐坛新星。先导片里,30多组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音乐人来到韩红工作室,渴望得到她的指导和帮助。
最终,节目选择了10组有潜力的歌手。
这些歌手的风格千差万别,有的来自流行歌手,有的从未接受过系统训练,有的则有很长时间没在舞台上亮相,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有潜力,值得去培养。
节目并不单纯看重流量。比如李允儿,虽是声乐学硕士,却渴望转型流行歌手;又如巴邓顿珠,虽然是“野路子”,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但她的音乐感知力极强;姚琛尽管有流量,但韩红看重的是他身上除了流量之外的潜力。
这些新声代歌手各有所长,擅长摇滚的、民乐的、电子的、说唱的、创作的、唱跳的都有。而在这个平台上,他们互相碰撞、共同创作,形成了一个“青年音乐人文化圈”。
例如,在先导片中,大家相互赠送录音笔作为礼物,希望通过这样的工具共同成长;又比如在第一期,歌手们接力演唱,前一个歌手演唱完毕还要为下一个歌手做串场报幕,整个氛围充满了互助与温暖。这样的音乐氛围,与其说是竞争,倒不如说是合作与进步。
那么,韩红的“严出”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她希望通过“专业化”来锤炼年轻音乐人,让他们真正成为具备职业素养的歌手。她曾说:“在我看来,音乐人只有两种,业余和专业。”
虽然是年轻音乐人,但韩红坚持要在《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中突出“专业化”。这也是她想要改变年轻音乐人专业化水平低的现状。
她认为,音乐人的“专业”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抗压能力;
第二,音乐能力;
第三,整体包装能力。
节目通过72小时内重新编曲、学习一首歌,来锻炼年轻人的抗压能力;通过声乐训练、音乐素养、形体练习、创作能力培养等多维度培训,提升他们的音乐能力与整体形象包装。
她的目标并不是打造一个“流水线”生产的音乐人,而是培养全能型的音乐人。全能型音乐人不仅要会唱歌,还要能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能够适应各种音乐风格,而不是只会在舞台上“提线木偶”。
总的来说,《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俨然是一个年轻音乐人的“夏令营”,在这里,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充实和磨砺,正如韩红所说的,“通过这几个月的时间,真正刻苦的孩子会有不小的变化。”她希望观众们能看到这些年轻歌手从一只小雏鸟破壳而出,到最后展翅高飞的成长历程。
对于年轻音乐人来说,这样的“严师高徒”模式尤为重要。在如今的乐坛,年轻人往往会因为过度的粉丝效应迷失自己,或是被网络暴力打击而退缩。韩红的“严”是为了让他们对音乐与工作产生敬畏,让他们听到专业的意见,而不是情绪化的评价。
通过韩红的严格训练,新一代的音乐人不仅学到了如何成为真正的专业歌手,更学会了如何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韩红要传递的价值观,她明确表示:“我讨厌一切作假,讨厌撕番位,讨厌互黑互骂。这样的情况,我不会容忍。”
这个节目为中国音综节目树立了一个榜样:与其捧天赋型歌手和高品质作品,不如捧起那些有正确社会责任感、秉持正道的年轻音乐人。
这个困局的破解,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否则,所有的努力都是治标不治本。
发布于:山东省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